滴滴出行,是中国的一款打车平台。它称为手机“打车神器”,是受用户喜爱的打车应用。目前已成长为涵盖出租车、专车、快车、顺风车、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。
4月12日,滴滴出行正式对外宣布,已与美国出行服务商Lyft完成一期产品打通,“滴滴海外”正式上线。与Uber PK国际化
滴滴出行的口号为:“滴滴一下,让出行更美好。”口号虽然叫的漂亮,但是却有不少的事情,发生在滴滴打车身上,与美好的口号相互矛盾。
最新事件:滴滴司机深夜抢劫强奸女乘客
据报道称,芳芳(化名)是一名普通的打工族,深夜下班,她使用手机打车软件,在武昌区叫了一辆滴滴快车。岂料上车容易下车难,之后的4个小时对于她来说,犹如人生噩梦。
行驶过程中,芳芳发现路线不对,司机王某手持一把仿真手枪威胁芳芳,并将她带至光谷一偏僻位置。随后,王某谎称自己杀过人,迫使芳芳屈从,在车内将其强奸,后又通过手机支付宝转账,迫使芳芳向其转款2.5万元。
日前,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对滴滴快车司机抢劫、强奸女乘客一案作出判决,判处司机王某有期徒刑8年,处以罚金5000元。
其实,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滴滴司机强奸、抢劫女乘客的事件发生了。小编并没有打过很多次滴滴,看到这些报道之后,出于人身安全考虑,或许以后都不会叫滴滴了。你们觉得呢?
而同样的,滴滴打车在商标方面的“历史”也是足够精彩,简直就是一出好戏,想必大家也都多少有点耳闻。
1、“滴滴出行”最初服务名称为“嘀嘀打车”, 2014年5月20日,“嘀嘀打车”官方微博对外宣布:“全国打车软件的领导品牌‘嘀嘀打车’今天正式更名为‘滴滴打车’。”
原因是,“嘀嘀打车”被诉商标侵权,索赔8020万。原告杭州妙影公司说,“嘀嘀”这个商标我们早已注册成功,要求被告北京小桔公司停止侵权,在中国知识产权报、钱江晚报、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等全国主流媒体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,并赔偿损失8000万,20万律师费等。法院没有当庭宣判。
2、2015年9月9日,适逢滴滴打车上线三周年,“滴滴打车”正式更名为“滴滴出行”,并启用全新LOGO。同时采用新的口号,“滴滴一下,美好出行”。
从“嘀嘀打车”,到“滴滴打车”,再到“滴滴出行”,滴滴的更名之路走得还真是艰难,改的跟最初的样子完全大相径庭。
尽管类似苹果、IBM等行业巨头也先后有过多个不同版本的LOGO,但是,滴滴要想更换商标,更换LOGO,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。
小编带你来看看,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多注册了哪些商标吧!
小编通过商标圈(shangbiao.com)的查商标(cha.shangbiao.com)中搜索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发现,该公司旗下注册了多个商标,一共有755条结果,数量还是十分惊人的。小编截图的只是一小部分。
但是,作为“出租车、快车”等服务项目的主要类别第39类的“滴滴”目前正处于“商标异议申请中”阶段,商标还没有注册成功。
“嘀嘀打车”被诉商标侵权,索赔8000万,也许就促使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注册那么多商标的原因所在吧。商标就像企业的门面,随着侵权案件的不断增多,商标权利人的商标保护意识也必须逐渐增强。
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上百个商标,是出于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层面考虑。否则,在没有注册商标的情况下去推广品牌,只能为他人做了嫁衣,还落个商标侵权的名声。
商标圈在此也提醒大家,没有商标的企业一定要趁早注册商标,同时一定要找专业的平台注册,避免商标侵权的事件发生。
最后,针对文章开头的新闻,小编在此也给广大女性朋友一些比较实在的建议,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、避免危险:
1、打车出行时尽量不要去人少偏僻的地方,尽量要求司机选择走照明能见度好、行人车辆较多的路段。
2、深夜打车最好结伴出行,尽量不要独自出行。
3、打车时不要选没有牌照的车,尽量选择正规、大型出租公司的车。
4、上车后最好给家人或朋友打电话说明所坐出租车的车型、车牌号、上下车的地点。
5、上车后尽量坐在车后排司机后面的位置,千万不要坐在副驾驶位置。
6、要随时注意行车路线,不要始终玩手机或是睡觉,发现行车路线不对随时提出来,防止出现意外情况。
7、不要随便与陌生人拼车,如发现情况不对,应立即报警或求救。
把周遭环境及司机相貌,拍下来可起到震慑作用!谨记以上注意事项,千万不要大意!
微信公众号:商标大数据(tm-data) , 关注我,你想要的这里都有~
商标圈(www.shangbiao.com),全国领先的商标人士专业服务平台,为客户提供专业、全面、一站式的商标交易服务。
买商标,卖商标,商标圈,就够了!
相关阅读: